- 信息类别: 政策文件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7-0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3921
关于印发《城门街道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关联导读:
各村(社区)、街属及驻街单位:
为提高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的综合水平和紧急救援能力,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城门街道社会安全与稳定,根据中央、省、市、区相关条例办法,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城门街道辖区内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机构与职责分工
(一)应急机构
城门街道设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协调指挥全街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街道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由办事处主任仰孝亲同志为指挥长,地质灾害工作分管领导张伟同志为副指挥长,街道党政办公室、民生服务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城门派出所、城门卫生院为成员。
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时,街道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必须及时将情况上报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局柴桑区分局和柴桑区人民政府。
(二)职责分工
1.平安法治办公室:负责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临灾监测危险区划定、预警信号和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的确定和公告、灾情发布、灾害应急调查、影响分析和灾害报告参与抢险工,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进行紧急疏散、转移安置,设立警示标志、封锁进出道路;对因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进行调查,及时将调查情况及治理要求报告街道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参与抢险工作。
2.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经费的管理。
3.民生服务办公室:为受灾人员提供安置住处,协助受灾人员就投亲靠友,安排好受灾人员的临时生产生活,为受灾人员生产生活提供帮助。
4.党政办公室:负责组织民兵进入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区,动员、抢救并护送受威胁和危害的人员按预定的撤离、转移路线转移至安全地带,在街道抢险救灾指挥部的指挥下,配合相关部门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险情进行排査,并负责应急通信保障。
5.城门派出所: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参与抢险工作。
6.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对灾区抢险救灾期间出现的民事纠纷进行调处,参与抢险工作。
7.城门卫生院:负责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参与抢险工作。
三、地质灾害点情况
根据街道实际情况,辖区内7个行政村和城门湖社区居委会1个,另设红旗办事处、立新农科所各1个,共计50个地质灾害点,其中金兰村7个、金桥村9个、红旗办事处4个、红心村1个、白畈村15个、白合村1个、立新农科所1个、兴联村4个、联盟村8个。
当降水量达到100mm时,以蹲点村为单位,蹲点领导要定时前往查看情况以及组织现场调度工作;当降水量达到250mm时,主要领导和分管应急领导要前往查看并组织现场调度工作,且相关站所要随时做好应急措施,确保发生较大地质灾害时,各项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展开,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巡查制度
地质灾害易发的村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制度,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网格员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的作用,组织开展地质隐患的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复查,及时发现和防范灾害隐患。
(二)应急值班
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村在主汛期、持续强降雨和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时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处置期间实行24小时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制度,以确保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群测群防、突发灾(险)情等信息渠道畅通,及时妥善处置突发地质灾害,提高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时效和能力。
(三)宣传培训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普及地质灾害基本知识以及地质灾害预防、治理、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知识;加强对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人员进行综合减灾、紧急处置、组织指挥、应急管理和相关法规、政策等知识培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范、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办事处
2025年4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