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5-06-1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5-03502
城子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联导读: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挺起产业建设“硬脊梁”,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1.强化招商引资服务。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不动摇,不断挖掘税收资源,不断夯实财税工作基础。全年成功引进工业项目3个,新增申规企业6家,实现工业固投3.4亿元,完成税收1.34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财税目标,并位列全区第一。
2.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江西铭华鞋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其间每天安排招商人员上门服务,协助处理环评、安评及装修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企业招工50余人,使其从8月份过会到10月投产,用时不到两个月就顺利运行。
3.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博兰特用地项目5月已投产,正在建设2号厂房。伟宇新材料用地项目和木之浔用地项目已于3月份正式投产。雷晴服饰用地项目已在6月份开工建设。嘉行环保、联鑫门窗、圣航制造等租赁项目已于3月份正式投产。
4.“五经普”有效开展。一是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小程序完成数据的初步上报,同步进行了纸质版凭证的收集,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二是授权录入提高效率,通过授权其他村两员参与城镇村普查小区数据录入,提高了普查效率。
5.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通过深入调研各村集体经济,梳理特色资源和产业状况,组建九江团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不断整合各村特色资源。积极发挥彭湾村“头雁引领”作用,将彭湾村火龙果、白马湖村山药、城镇村杭椒等特色农产品纳入强村公司运营销售体系,稳步提升各村村集体经济。去年实现彭湾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白马湖村65万元,其余各村均突破20万元。
(二)打好宜居宜业“特色牌”,乡村振兴焕发活力
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拨付资金10余万元修复破损村道11处,在主要路口安装道路指引牌、警示牌和凸视镜,投入53.58万新建安全防护栏2700米;投入11万元对最美岸线沿线设施进行维护;建有8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现已完成改厕64户;推动“万村码上通”平台有效运营,目前已处理了45余条有效事件。
2.镇村人居面貌日新月异。严格按照“三清三整三提升”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630余处。针对第一季度被区级督查发现的90条环境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通过专项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3.巩固拓展成果不断推进。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新识别纳入7户29人为三类人群监测对象,落实好帮扶措施,坚决杜绝规模性的返贫现象发生。发放雨露计划资金3.6万元,惠及24名中高职学生,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88万,惠及130人。充分利用好上级拨付的249万衔接资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现已完成新建连栋大棚4处,道路硬化2条,大棚提质改造2处,脱贫户发展养殖1户,9个乡村振兴项目正发挥联农带农效益。
(三)统筹农业生产“一盘棋”,农业发展持续向好
1.粮食安全底线毫不动摇。全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已种植水稻3601亩,棉花4200余亩,冬季油菜6320余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660余亩,拨付惠农地力补贴136.3万元,涉及2757个农户,此外早稻补贴、棉花补贴都在走补贴流程。
2.耕地红线保护常抓不懈。加大对耕地保护力度,对已整改完的750余亩撂荒地进行耕种复种,杜绝整改后再次出现抛荒的现象发生。落实田长制工作,设立田长制公示牌6处,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对卫片图斑整改力度,已完成34处卫片图斑整改销号。严格规范农房建设,已审批农民建房6户,制止违规建设5起,拆违1处,保护耕地200余平方米。
3.河湖林长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开展日常巡查与河湖“清四乱”工作,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0余万元,推进4个水利工程项目落地,修复水毁道路、堤防护坡、涵闸及排涝站,提升防汛抗旱和农田排灌能力。三是抓实抓细林长制,栽种杨树苗2000余株,种植茶树73.9亩,聘请专职护林员对镇辖区森林资源进行巡护管护。四是开展赤湖越冬候鸟保护工作,新建候鸟观测平台1处,聘请专职护鸟员2名,有效推进小微湿地生态修复。
(四)奏响民生福祉“主旋律”,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1.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新增低保32人,新增特困9人,发放各类民政资金491.92万元,惠及16381人次,已享受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257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10784人。探索建立“5+2”就业之家新模式,搭建企业与求职者双向服务平台,累计宣传就业信息413条,为20名脱贫人员实施公益性购岗就业帮扶,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扎牢惠民保障网。
2.基层武装工作顺利开展。一是认真做好民兵整组和训练工作,抓好基层民兵营的政治教育,确保教育面达95%以上。组织3次累计49人次参与的军事基础训练、防汛演练、入队训练、民兵训练任务,切实提高了专武干部和基干民兵的素质和应急能力。二是积极营造征兵良好氛围,通过严把“五关”,成功向部队输送合格兵源4人。三是积极开展双拥工作,为立功人员送去喜报和慰问金,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发放各项资金63万余元。
3.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弘扬端午龙舟传统文化,成功举办2024“乘风破浪 龙舟竞渡”大赛,近千余名群众现场观看,3.37万观众直播观看,为群众在家门口带来了“速度与激情”的水上竞逐视觉盛宴,也集中展示了我镇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同时联合区直部门开展多场次“文艺宣传乡村行”活动,为群众送去惠民戏曲,让村民们唱得开心,舞得舒心,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4.群众满意指数日益攀升。投资50万新建自来水沉淀池,切实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免费为适龄女性做两癌筛查400余人次,为适龄夫妻优生检测服务45次,血吸虫检测300余人次。投入15万元在镇卫生院打造150平米中医馆,为全镇居民提供了中医治疗服务。完成22户低保对象和60岁以上适老化改造,各村配套完善了颐养之家的娱乐文具及器材,并面向村民开放。对赤湖村颐养之家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食堂示范点。成立赤湖水产场社区,把由传统的水产养殖转化为社区管理,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及服务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周到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五)筑牢和谐稳定“硬防线”,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1.社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持续发挥镇村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平台作用,已成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75件。抓好稳控,建立“周走访,月见面”制度,做到实时掌握状况。抓牢防溺工作,暑期安排专人每日“拉网式”不间断巡查,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持续加大平安建设力度,通过开展平安夜巡、向群众汇报政法工作会、平安建设进校园等活动,营造全镇群防群治、共建共治的整治氛围,不断构建和谐稳定城子。
2.统一战线工作有力有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方针,加强对辖区宗教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的日常巡查管理,常态化开展场所“四进”、非法宗教书籍排查等工作,严格把控话语权。今年以来未发生意识形态不良事件,牢牢守住了意识宣传主阵地。
3.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始终牢记“安全没有小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对居民区进行“拆网、破窗、清通道”行动,邀请消防大队开展消防知识应急演练活动,提高群众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联合消防等部门对辖区的“九小”场所开展安全排查4次,对发现的50余个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并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复查,全面夯实安全生产之基。今年以来我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和谐平安。
二、2025年工作任务
1.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在破题解难上持续发力。继续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惠民措施,不断补齐在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平安建设、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并在创新上寻求突破。
2.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做好长江最美岸线生态保护工作,把龙舟资源、绿色生态游玩、红糖烧饼特色小吃等串点成线推荐出来,做好“近郊游”篇章。依托现有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山药、蔬菜种植和火龙果采摘,同时推进“强村公司”建设,采取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互利共赢。今年计划扩建彭湾村连栋大棚,新建白马湖村山药基地分拣车间、冷库等乡村振兴项目,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3.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在项目推进上持续发力。继续在招商引资战略和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进一步围绕区里“5310行动”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确保全年1/3时间用在招商、安商工作上。加强与本镇3个第三方平台联系,建立多元化的招商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的招商团队优势,引荐项目落户我区。今年计划完成税收1.4亿元,新引进项目6个,培育规上企业8家,项目入统8个,固投4.5亿元。
4.以为民服务为抓手,在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抓牢民生实事。多方面收集就业岗位信息,积极引导村民到园区务工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发挥民政低保兜底和社会救助作用,兜牢民生底线,常态化开展民情遍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群众诉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推进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继续组织送戏下乡、龙舟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文化生活。计划在镇主干道增设分类垃圾桶,在集镇和白马湖村安装智能充电桩,在赤湖社区新建公厕等30余项民生实事。同时积极争取资金用于城码公路白改黑,城码公路至火龙村双车道改造,提高集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等,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以平安建设为抓手,在社会稳定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平安城子建设,加强帮扶工作,确保重要时间节点平稳有序。深入细致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常态化做好平安夜巡活动,紧盯夏季防溺水工作。深化反邪教工作,推进反邪教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与邪教作斗争的意识和能力。吃透安全生产“1+7”政策体系,及时排查交通、消防、燃气、“九小”场所等安全隐患,着力提升安全应急处置效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持续巩固平安、和谐、稳定大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