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12-2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9930

江洲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4-12-21 15:03 来源:
字号: 〖大 小〗

关联导读:

江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胡宝林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江洲镇赶超发展、奋勇争先、砥砺奋进的攻坚之年。我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四季农文旅,五谷丰登地,绿色低碳岛,生态康养区”发展思路,履责于行、担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一是招商引资增资扩产。全年引进总部经济企业50余家,全镇各类公司达到240余家,1-11月完成税收5924万元,预计全年完成税收7000万元。成立江洲商会,联结江洲籍企业、在外乡贤,以商业招商带动企业返乡落户。二是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新引进投资2500万元掌格食品加工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调试设备;宏伟龙二期项目正在做规划设计,预计明年2月动工建设。低碳岛专项债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一期2.9公里白改黑、渡口提升改造已完成设计和财评。国能零碳岛光储充一体化停车棚项目已完工,风力发电和光伏科技馆项目已完成省国能公司立项。三是企业培育提质增量。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家,总数达19家;新增固投项目投资额2.54亿元,1-11月建材业销售额达10779万元,商贸业销售额达14662万元。累计走访企业26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担保、员工招聘等需求10余次。

(二)“三农”工作协调并进。一是农业基础固本强基。农业稳种保收,全年落实粮食种植总面积8.7万亩,发放惠农补贴556.28万元;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超出任务面积4000余亩;春收油菜、小麦总产达1.86万吨,夏种小麦、大豆、菜蔬(经济作物)达10.08万亩,冬种小麦4万余亩。5月,央视新闻CCTV13频道、江西卫视分别报道我镇小麦丰收盛景。二是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累计提升高标准农田4826余亩;争当农业先进技术示范点,承接省级现场会3次,市级现场会2次,依托省级棉花机械采收、市级棉花机械精量技术指导,以1万亩机采棉为示点,实现棉花精量播种、无人机植保、机械采收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三是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全年动态识别监测三类人群”108294人,新识别三类人群728人,稳定消除返贫风险71178人。累计补助产业直补资金30万元,发放交通补助26.27万元,雨露计划申请53人,申请小额信贷411万元,为1958名监测对象购买惠浔保险。投入 488.6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9个,其中产业项目投入 335.15万元,占总项目资金68.59%

  (三)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是环境优化成效显著。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筹集180万元资金加快九号村、洲头村新农村建设,投入79.8万元资金完成改厕635户。集中攻坚南大堤沿线整体亮化美化提升工程,累计清杂4公里,拆除破房69栋,改造房屋 33栋;坚决治理秸秆焚烧乱象,处理黑斑、火点、秸秆堆积问题150个,累计回收秸秆面积8182.81亩。二是交通布局持续优化。投入170余万元修复破损公路8.338公里;争取资金940万元,提升改造官场向阳站至益民场北大堤公路6.7公里。投入200余万资金,在江新洲渡口(新港岸)新增一处船舶停靠码头;新港岸候船区域扩容2000余平、江洲岸候船区域扩容1400余平,合计新增200余个候船车位,极大缓解交通拥堵;新港渡口临水面加装上下车辆减速带、候车排队护栏,持续保障交通安全。三是水利体系改造提升。推进江新洲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正在前期设计),总投资3亿元;争取上级水利专项资金30万元计划开展槐洲村渠道清淤项目,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争取灾后复产资金42万元,优化抗旱排涝沟渠设施;争取上级水利救灾资金43万元,修复水毁工程;争取堤防维修资金20万,改造大套沟自排闸、更换变压器。

(四)民生事业发展有序。一是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参保人群达到6658人,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城乡医保已参保22521人,参保率达95.29%;申办慢性病17人,申办通过率达100%二是文体康养多点开花。投入10余万元为中小学学生发放“爱心早餐”,联合柴桑促进会为200余名江洲籍优秀学子颁发“助学圆梦”奖学金40余万元。投入30余万元提升官场村颐养之家各项基础设施条件,配备消防安全设施,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投入490万用于镇卫生院新中医科大楼及血透室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医疗服务能力。三是民生底线持续兜底。截至目前,新增低保对象25人、取消117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560.58万元,特困补助144.2万元,临时救助金8.1万元,高龄补贴105.13万元,经济型困难老年人两项补贴18.3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16.58万元。截至目前,江洲镇亡故人员224例,已火化217例,火化率达到95.6%;火化补贴219人,补贴金额19.43万元。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安全生产慎终如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联合镇派出所、市监局、消防队等多部门联合执法,针对性抓好消防、水路交通、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及其他领域安全生产。为规避农村自建房风险,农民建房施工队实现施工人员人身意外险全覆盖。截至目前,隐患整改率达100%,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二是综治信访精准防控。深入开展“平安江洲”建设,狠抓安全维稳工作,持续推进“平安365工作法”,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格局,截至目前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1件,稳控各类重点人员147人,接待群众来访6起,受理区转信访件5件,排查安全隐患水域103处,设立危险警示标识110处。在“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期,未发生进省赴京上访事件。三是防汛救灾平稳化解。2024年,长江水文九江站最高水位达21.86米,为21世纪以来第二高水位,在全体干群共同努力下,进一步优化防汛体系、强化物资保障、做实巡堤查险、开展生产自救,平稳度汛,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创新的“三查一体推、高科技赋能”巡堤查险经验做法,在国家防总、省防指实地督导检查过程中获充分肯定,被纳入九江市防指典型做法通报表扬。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江洲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总量偏小、总体实力不强的现状还未有效改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项目招引和产业发展受土地、资金制约较大;生态环境仍需持续改善,秸秆禁烧压力较大,转变思想任务艰巨;城乡公共服务领域仍有问题短板;干部主动担当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教育名区”六大战略,持续锚定“四季农文旅,五谷丰登地,绿色低碳岛,生态康养区”发展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强招引,壮大实体经济

充分发挥商会职能,瞄准主特产业关键薄弱环节,开展以商招商、定向招商、节会招商,实现人才回乡、项目回投、资本回流、总部回迁,力争2025年引进投资5000万元入驻园区工业项目2-3个,投资过亿元入驻园区工业项目至少1个,引进投资过千万农业项目1个,力争实现税收突破1亿元。强化国能江洲生态零碳岛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倒排工期抓进度,推动项目早投产。

(二)产业融合促发展,打造地域名片

推动“种养摘、产供销、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江洲富硒”特色地理标志,持续推进省级2000亩富硒小麦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谋划沉浸式体验新型文旅项目,围绕“江洲水域游船”“水上夜市”构想,建设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结合本土“农耕文化”“抗洪精神”,打造江洲文化景圈,持续优化前埂烈士陵园展陈设计;将农业采摘、沙滩烧烤、水上游玩、环岛马拉松等游玩项目串点成线,设计网红盖章打卡点,激发消费活力。

(三)生态环境焕新颜,力促宜居宜业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扭转秸秆禁烧工作被动局面。有序推进垃圾分类,有效规范村民建房,巩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力抓长江禁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创建为民”宗旨,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营造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四)强村富民绘画卷,推进乡村振兴

常态化监测易返贫致贫人口,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坚决守牢红线,防止规模性返贫。按照“精心谋划、科学建库,规模适度、合理建库,出入有序、动态建库”原则,科学谋划2025年衔接资金项目库,确保项目入库有力有序、保质保量。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公司+土地股份经营合作社”经营模式,鼓励联合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创收渠道。

(五)聚焦民生谋福祉,办好民生实事

强化社会保障,开展医保参保专项行动,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力争应保尽保、人人参保,持续推广惠浔保参保。加大殡葬治理工作力度,一对一追踪新亡故人员骨灰,规范公益性墓地管理。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面,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定期入户探访留守老人和困境儿童,持续摸排特殊困难老人,对符合适老化改造对象,申请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日常起居提供便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