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12-1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4-09842
马回岭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马回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大攻坚行动”“八大攻坚突破”和区委、区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强思想、聚合力,党建引领提质增效
夯实组织基础。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促学作用,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6次;按时启动部署全镇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建强用活乡镇党校,通过集中培训、入户宣讲、案例巡回展、廉政座谈会、线上交流等形式,举办乡镇党校培训10期,培训1363人次,实现学习培训和警示教育全覆盖。创新打造“三马志愿者服务队”基层治理品牌,组建3支志愿服务队伍,调处各类纠纷20起,夜间巡逻180余天,政策宣传35次,使村民们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激发村民自治新活力。持续深化“四和新村”理念,做实做细“红网连心”行动,积极储备1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通过以点带面、培育选树人才,全面提升我镇乡村治理能力。铭山村获评“2023年度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还林油茶党支部书记黄功渭、村级后备人才杨仕海获评2024年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
深化政治监督。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度会4次,受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10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次,给予第一种形态处理8人次。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5次,组织镇村干部学习上级纪律文件、上级纪委全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16次。紧盯问题线索,拓宽信访举报口径,集中梳理2021年以来12345平台关于集中整治方面诉求信访件,形成了集中整治问题线索台账,收集问题线索27条。建立健全内务管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等方面工作机制,及时补齐了工作短板,常态化巩固集中整治工作成果。牢记为民宗旨,全体党政班子成员通过民情遍访和入户走访发现问题及民生诉求190件,均及时予以解决。
强化宣传引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网络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人员分工;健全完善新闻审核制度,牢牢掌握新闻报道主动权,全年共计上稿134篇。充分发挥江西干部网络学院、镇村级远程教育系统等作用,开展线上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站等平台优势,开展各类活动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让和谐文明新风尚“吹入寻常百姓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第二届全省三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级一级综合文化站。持续深化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严格落实宗教场所“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巡查,严格管控邪教分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大、政协、武装、群团等工作全面发展。镇人大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传达民意的枢纽作用,投入近10万元打造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进站50余人次,票决出两件民生实事监督项目;并定期走访选民,全年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18条。镇政协委员站家积极组织住站委员实地调研走访,收集群众诉求,倾听群众意见,全年共收集并协商解决群众反馈问题10件,倾心打造“有事好商量”品牌。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全面落实党管武装工作要求,每年安排不低于10万元工作经费,今年共输送优质新兵10人。我镇获评“2023年度全市征兵先进单位”。镇团委共发展团员20名,接收大学生毕业生团组织关系43人,学社衔接率达100%,为中心小学捐赠图书280余册。
(二)坚持引项目、谋发展,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先后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5次,已完成全年招商任务(含农业招商),新招引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额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入库总金额位居全区前列;提前谋划储备2025年项目8个,总投资15.41亿元。积极搭建税收平台,努力开辟税源,截止10月份,共组织税收4924.5万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实做细“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坚持定期走访对接帮扶企业,走访企业26次,收集企业诉求6件,均已解决。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顺利推进昂达环保节能复合发泡门项目、博莱预制菜项目、恒凯锌钢阳台护栏项目、川鑫祥人防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其中昂达环保节能复合发泡门项目已于8月提前竣工投产,10月成功申规,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年上缴税收1000万元;博莱预制菜项目于12月投产,开启了“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产业链发展的新篇章。加快推进博莱冷链仓储物流运输、力博新型材料制品等项目建设。
农文旅融合持续火热。2024年3月13日至15日成功举办了马回岭百年庙会暨第三届非遗传承云庙会。首次推出了一系列带有马回岭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创新打造了沉浸式游园交互体验,吸引游客35万人次,线上线下消费金额超3000余万元,开幕式全网在线观看直播人数665万人次,抖音话题热搜等累计点击量突破1亿,中央及省、市各主流媒体平台纷纷进行报道。会同区商务局在镇庙会广场开展“金秋十月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达200余万元。全面推进荞麦岭遗址活化利用,完成荞麦岭考古遗址群保护规划编制,加快对接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同区文广旅局积极争取专项资金52万元用于陶渊明墓维修保护,预计明年清明节前完工。
(三)坚持兴产业、固成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农业产业成色更足。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面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水稻种植面积11465亩(其中早稻面积2384亩,中稻面积6697亩,晚稻面积2384亩),棉花种植3306亩;落实耕地补贴115万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全区新增耕地指标1218.14亩。统筹投入资金2991万元完成富民村、铭山村和蔡家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面积7767亩,全力打好粮食安全“主动仗”。以设施农业发展为抓手,投入120万元升级改造蔡家桥产业园连栋温室大棚,实现作物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整合资金2000万元倾力打造了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特色养殖以及休闲娱乐等一体化的朝阳生态园,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全镇共有脱贫户和三类人群319户1054人,其中脱贫户282户931人,三类人群54户181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7户51人,脱贫不稳定户7户2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0户105人)。为脱贫户提供公益性岗位76个,其中村级开发光伏岗位10个;2个帮扶车间均在正常运行,共吸纳脱贫户15人,人均月工资达2100元。2024年度我镇目前已安排项目17个,安排资金313.2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5个,产业项目1个,产业直补项目1个,所有项目均已完工。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已完成公路改造12.84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积极推动昌九高速拆迁3个民生安置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挡土护坡项目。筹集资金98万元完成7个移民项目、4个水毁项目,包括护栏安装、道路硬化、自来水改造、水毁修复等内容。顺利完成汽车站地面硬化和充电桩安装项目,新增停车位25个、充电桩5个,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5月完成了2023年7个新农村点建设验收工作,今年新农村计划建设点3个,目前正在稳步建设中。
(四)坚持办实事、惠民生,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便民服务不断优化。镇便民服务中心秉承“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服务理念,对服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目前进驻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10项,线上线下办件量3726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686份,极大提升了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镇便民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市乡镇街道赋权观测点。积极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镇级“5+2就业之家”建设点1个、村级“5+2就业之家”建设点5个,带动新增城镇就业92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65人。成功承办全省企业科协负责人创新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马回岭红色革命纪念馆被评为第三批九江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民生保障提标扩面。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镇村两级党组织研究制定42件实事清单,已全部按期完成。按照“应保尽保、有进有出、动态化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低保及五保管理工作。目前,我镇共有农村低保533户1133人,城市低保23户36人,1-12月共计发放低保金7287438元;五保户72人,其中集中五保22人、分散五保50人,1-12月份共计发放1196980元。做好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资格审定和补贴发放工作,现有439人享受残疾补贴,1-12月共计发放761900元。积极打造阳光民政,坚持各类补贴发放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全镇百姓监督。
环境面貌出新出彩。今年以来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我镇清除垃圾1750余吨,清理公路主干道两边杂草30余公里,拆除残垣断壁房子2700多平方米,整治房前屋后杂物12000平方米,改造房屋外立面50栋,清理小广告160余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成上级营林造林任务,全年已完成造林1702.5亩,其中油茶427.5亩,珍贵树种52.6亩。切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开展露天焚烧巡查管控工作,实现秸秆禁烧工作零通报。美丽乡镇项目建设全面完工,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居民喜笑颜开,得到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我镇获评“2023年度全省美丽乡镇示范类乡镇”,秀峰社区获评“2023年度九江市无废社区”。
(五)坚持防风险、强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牢安全生产。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贯彻落实省固本强基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7”政策体系。组织各村(社区)开展重点时段“九小”场所隐患排查,共计排查隐患255处,已整改完成255处。累计派发烟花爆竹禁燃限放通告30余份、宣传折页800余份,张贴海报120余张,悬挂标语横幅20余条,电子屏及乡村大喇叭滚动播放信息50条。组织召开安全教育培训班9期,向经营者详细普及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辖区45个零售店均安装高清摄像头,提供全天候安全防护。广泛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实现全镇区域无重大火灾,无明显火情,共发放防火宣传册8000份,签订防火承诺书560份。有序推进柴桑区环庐山区域生物防火带(马回岭段)项目。加大防汛物资储备及水库坝体砍杂清障力度,严格落实水库责任人和水库安全管理员责任制, 顺利度过防洪汛期。
强化综合治理。坚守平安建设工作预防预警红线,常态化组织开展夜间巡逻、“萤火夏宁”行动之夜话(干部恳谈)活动。今年以来共入户走访5000余户,发放“双提升”、扫黑除恶、防诈骗等宣传手册600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内容的小礼品4000余份。加强对重点水域的监控,安装10套防溺水监控摄像头,进行24小时全天候动态捕捉监控,筑牢防溺水安全线。依托镇综治中心全面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有效整合信访接待、多元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等资源力量,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80余人次,处理矛盾纠纷36起,调处率100%。定期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受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10件,处理12345市民热线157起,回复率100%。我镇被九江市政府确定为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获评“2023年度全市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聚焦党建引领作用再加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牢理论学习,强化教育培训,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走深走实坚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从壮大队伍力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三方面着手,擦亮叫响“三马”志愿品牌,让基层治理释放更大能量。补齐值班干部空缺,培育壮大村级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2.聚焦经济发展速度再加快。抓实抓牢“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全员招商”,精准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抓好投资1.5亿元博莱绿色食品供应链项目对接服务,全力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立足资源禀赋,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做深做实庙会农文旅融合大文章;继续对接服务荞麦岭遗址挖掘、保护、利用各项工作,倾力做好荞麦岭考古遗址公园前期准备工作,打造遗址文化名片;持续做大做优马回岭西瓜、油茶、生猪、庐山柚和精品苗木五大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预计可争取项目资金达250万元。
3.聚焦民生建设步伐再迈进。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狠抓民情遍访、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民生工作。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
4.聚焦社会治理效能再提升。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不安全隐患落实专人专责,及时整治化解,确保多年来零事故的好成效。狠抓社会治理,对不稳定苗头和信访问题,做到早介入、准用法、快调处,努力将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双提升”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公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