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规划计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2-02-2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2-112913
沙河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关联导读:
2021年,沙河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全区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精心改善民生,创新社区治理,做美中心城区”街道发展思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持续稳步推进。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一)党建引领,筑强基层组织堡垒
城市党建不断提升。一是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全面实行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健全了党群、监督等组织机构。二是投入200余万元对土城社区、公园社区、瑞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搬迁达标打造,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1个行政村、2个村改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实现30余万。四是夯实党建基础,完成任务发展党员18人,走访党员123人次,慰问金额4万余元,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务公开、干部考核各项工作,确保运行有序规范。
意识形态不断巩固。意识形态不断巩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学习七一讲话”“学党史践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以考促学”等学习活动12次,发放学习资料2400余本,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重点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群众900余人,为群众办实事18件,解决各类问题25个,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整合基层阵地资源,营造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完成省级以上媒体上稿4篇,市、区级媒体171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党风廉政不断加压。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各级书记抓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来推进,突出一岗双责落实和谈心谈话全覆盖,谈话提醒达35人次,问责党员干部2名,给予党纪处分10名。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放管服”工作,全年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重点项目领域作风监督检查96次,干部作风持续提升。积极压实纪检监察责任,优化配备街道5名纪工委委员和12名村级纪检委员,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二)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活力倍增
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7.45亿元,财税收入按月及时入库,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7元。狠抓招商引资,今年先后调整了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的政策和措施,多渠道多方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新增注册公司69家,达总部经济企业99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2021年8月荣获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三)服务大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街道中心任务、头号工程,针对承担的高铁新区等13个重大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时间节点、全力以赴攻坚,倾力保障项目用地及安置建设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完成821户房屋、938亩土地征收任务,为全区城市发展与功能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定基础。重点项目如期推进,全面完成城市快速路、9号路、联盛对面土地收储等项目征收任务,城市框架迅速拉开。有序推进土地收储,完成蚊香厂、赣商总部、九江华章生态园、7号路、一河两岸等土地收储项目552亩土地、203户房屋征收。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完成市级重点民生项目杨家门二期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全面建设完成。
(四)向美而行,城区环境大幅改善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投资2000万元,对九一六小区、工商局宿舍区、农业农村局宿舍、铁路单身宿舍、工信局宿舍等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惠及977户居民。狠抓城区环境提升。完成并达标验收23条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区域整治工作,使中心城区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停车位600余处,硬化路面100余处,清理陈年垃圾60余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20000余个,着力改善人居环境。2021年5月荣获全市2020年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扎实推进创文攻坚,全力以赴开展文明劝导和巡查管控值守,全年共接受中央、省、市、区迎检12批次,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干部2160人次。取得了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1年一季度实地测评第二名、三季度实地测评第一名的成绩。
(五)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始终绷紧防控之弦,全员行动,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打出“联防联控”组合拳,设置卡口并落实“四查一戴”管控措施,严格“四包一”居家监测工作,全年在人员、物资、管控等方面投入经费200多万元、58412人次,未发生新增本土病例。全年接种第一剂、第二剂疫苗均到3万余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4%。自11月1日起全面完成辖区内三轮全员核酸检测,11万余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构建平安建设格局。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以社区为单元划分61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21名,形成了信息采集、便民服务、隐患排查等服务格局。抓实雪亮工程与智能安防建设,对辖区196个警眼探头进行升级改造,扎实推进反邪教、防诈骗、禁毒宣传工作,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有效落实“三包一”稳控措施,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起。落实应急管理职责,加强森林防火、防汛工作,及时补齐配足应急物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及巡查制度,没有发生火灾、洪涝、地质灾害等事故。狠抓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对辖区139家小型服装加工厂进行排查登记,开展专项安全大检查大整顿,分级落实整改措施。
党管武装有效开展。将党管武装作为街道党工委政治任务,落实议军制度,推动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高标准打造民兵队伍,配齐配优配强基干民兵56人,择优向部队输送大学生士兵13人。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全年开展走访慰问、就业活动20余次,积极为困难退役军人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六)改善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严格规范城镇脱贫解困建档立卡工作,现有城镇脱贫解困群众183户382人,通过安排公益岗位、创业技能培训等途径实现就业42人。巩固基本医疗保障,为脱贫户办理住院和门诊慢病医疗费用报销160人次。巩固住房安全保障,对“三类人群”和所有B类房屋重新鉴定并实施危房改造。巩固义务教育保障,推动6名脱贫户学生享受教育资助。
全面落实民生保障。关爱各类困难群众,全年各项民生资金均已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其中,低保478人低保金297.1万元,特困供养及孤寡儿童20人资金16.9万元,高龄津贴资金发放60.7万元,优抚对象102人优抚补助37.63万元,新增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1000余名。发放残疾人护理、生活等两项补贴共35.7万余元。为城区困难居民申请办理公租房45套、廉租房5套,有效改善住房条件。
突出城区综合整治。开展工地扬尘治理检查42次,整治大型户外广告51块,整治背街小巷18条,修缮路灯48盏,制止并处置秸秆、火粪等露天焚烧28起,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畅通农民建房审批渠道,建立农民建房管理审批台账,保持查违控违的高压态势,全年共拆除违章建筑62起,总面积约7248平方米,有力震慑违章搭建行为,辖区经营、交通卫生秩序不断改善。
为民服务效能优化。对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由封闭式窗口改成开放式窗口,致力打造亲民、便民的一站式服务,全年共接待群众咨询约3000人次,办理民政、计生、新农保等便民事项约2000件。稳定运行全区第一家文明办丧场所—沙河街道殡仪服务站,有力满足城区居民丧葬民俗服务需求,规范了城区殡葬秩序。投入65万元对东方红社区蔡家门雨水管网进行改造,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街道工作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不小差距:看经济实力,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资源有限,财政税收增劲不足,街道人员多、负担重,财政支出压力大,而社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财力少,造血功能还需加强;看项目推进,征地拆迁等工作日趋复杂,群众期盼诉求越来越高,重点工作推动难度大;看社区治理,城市社区人口众多,社区力量薄弱,网格治理存在漏洞。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力争今后加以解决。
三、2022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沙河街道将立足全区打造“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目标,主动融入“产业兴区、交通强区、文旅旺区、环境立区、幸福城区”战略,找准街道新发展定位,继续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精心改善民生,创新社区治理,做美中心城区”的工作思路不懈努力。
1.发挥优势,力促经济发展新突破。依托沙河街道区位优势,有效利用街道资产,建设总部经济大楼,建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公司、集团总部、研发中心落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培育一栋“纳税楼”。
2.攻坚克难,力促城市风貌新蝶变。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推进高铁新区、土地收储等项目扫尾工作。加快启动东风肖家安置小区、老水泥厂安置小区、东方红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争取尽早施工建设。围绕全区大局,对任务项目倒排时间,倒逼进度,利用司法强拆等措施,全力保障项目用地及安置建设需求,力促城市风貌新蝶变。
3.创新治理,力促社会治理新提升。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构筑“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集中管理、
延伸服务”的工作格局,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实时解决群众诉求,助推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各项中心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以街道综治中心为点,发挥网格优势,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打造“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的联控联防机制,确保辖区内社会和谐稳定。
4.精心服务,力促民生幸福新图景。常态化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梳理各类人力资源。落实民政兜底保障,提高优抚对象、低保、五保等保障水平,加强重度残疾人、孤儿、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等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中高风险及境外返乡人员的排查和健康管理,加大疫情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高效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