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05-15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1-569324
关于《九江市柴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解读
关于《九江市柴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解读
规划纲要根据国家、江西省及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是谋划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柴桑作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规划的主要考虑和总体要求
规划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总遵循,以"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统领未来发展,对标对表“五个奋勇争先”更高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城市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围绕“做旺高铁新城,做强新型工业,做优现代服务,做靓秀美乡村,做好惠民实事”总体要求,立足“赣北新门户、华东新枢纽”的区域定位,强化首位意识,扛起首位担当,展现首位作为,为全市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多作贡献。奋力把柴桑打造成为九江五大组团率先发展新高地,大南昌都市圈的赣北新门户,江南独具魅力的乡村振兴新标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新板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新基地。
二、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共十一篇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总论,即第一篇,在全面小康新起点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主要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十四五”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期间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根据省、市规划纲要内容,我区确定“十四五”期间的主要指标共六类三十三个,分别为综合质效、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绿色生态和民生福祉。
第二板块为分论,安排了9篇,总体上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要部署。围绕在实施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铁新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扩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改革开放、增进人民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作出工作部署。概括为“十四五”期间我区实现9个新。分别为坚持创新驱动,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双循环”新格局,推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夯实双向开放新平台;高起点建设高铁新区,展现赣北门户新形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江南独具魅力新标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打造绿色发展新板块;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打造文化传承创新新基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民生改善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柴桑建设新局面。
第三板块为结尾即第十二篇,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主要阐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内容。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重点问题
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现就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城市发展和高铁新区建设。“十四五”期间处在撤县设区和高铁新区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城市化将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将实现跨越发展。加快高铁新区建设将提升城市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形成“接二连三”的产业发展格局。优化通江达海的线下交通网络,畅通网联世界的线上交通。以交通、商业、人口城镇化的全面提升和对接,全面融入九江市核心区,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智慧宜居新城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地,九江旅游、物流集散地,把高铁新区打造成为“枢纽之城”、“未来之城”、“文创之城”、“深绿之城”。
第二,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虽然近年来我区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即将胜利实现同步全面小康,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区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发展不足仍然是我区的主要矛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提出“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对我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必须要有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三,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新发展格局下,我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区域战略叠加优势将更加凸显,有利于我区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放大战略集成效应、扩大有效需求、提升发展势能。
第四,关于我区的发展定位。通过深刻分析柴桑区发展实际,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创新为主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补齐产业与城市发展短板为两大重点,奋力把柴桑打造成为活力现代高铁新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样板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
第五,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区面临的风险挑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区带来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安全观,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切实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全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