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解读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07-20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11853

【负责人解读】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光勇解读《柴桑区乡镇一级法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 2023-07-20 18:00 来源:
字号: 〖大 小〗

为稳步有序推进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政府制定了《柴桑区乡镇一级法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光勇对该《试点方案》解读如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乡村产业振兴、事关农民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是一个现实的民生工程。为将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柴桑区严格按照九江市纪委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积极探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乡镇一级法人制试点工作柴桑区制定了《柴桑区乡镇一级法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市规划要求,明确下达我区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88万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18.99万亩。截至2022年度,全区建成并经自然资源部及农业农村部上图认可高标准农田12.3万亩,其中2022年度建成高标准农田3.06万亩,2023年度计划任务为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造提升0.7万亩

二、主要内容

(一)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接到试点任务后,柴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亲自调度,听取汇报,作出要求,区纪委书记亲自部署,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积极推进,成立了以区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发改委、自然资源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业局、审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推进。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强化部门协作,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各乡镇均按照相关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乡镇成立以农技站、土管所、水管站、财政所为成员单位的项目组,具体实施项目建设,负责项目推进、质量监管、矛盾协调等相关事宜。将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站、所、项目所在村和现场工作人员,相关考核列入区级年度绩效考核,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

(二)广泛调研,认真研究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乡镇一级法人制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创新探索,如何推进?思想认识是关键,为此,在5月16日市纪委同市高标小组成员单位在我区召开乡镇一级法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后,区高标办共召开6次座谈会,前往10个乡镇36个村实地走访,和乡村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与12个种植大户进行座谈,了解诉求,宣传政策,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区高标办草拟了《柴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乡镇一级法人试点方案》,《方案》形成后,广泛听取相关单位及各乡镇、场、街道,以及种植大户意见,几经修改后经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印发。试点方案在设计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三进三出”详细流程,最大限度地贴近了民意,最大限度地避免后期可能会产生的矛盾;在施工方面明确了工程的建设标准,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分解,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施工,也使工程监督有规可依;在资金拨付方面,明确了由财政局直接与业主单位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程进度方面,明确了工作时间节点,让业主单位在推进过程中有抓手,指导了业主单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高标农田建设任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区级验收质量,各单位作为一级法人制的项目主体,把工程质量的监管贯穿全过程,改变了以往区级验收抽查范围过小、验收质量不高的现象,从验收方式只能小范围地看“里”、大范围地看“面”,到可以从“里”到“面”全程监督。

(三)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针对前期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管、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区明确方向,紧扣重点。一是坚持一体规划。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一盘棋”思路,区高标办负责选取勘测设计单位,统一组织勘测设计,统一申报评审,解决设计不合理、不到位问题。二是下沉两项权利。“区乡两级法人责任制”改为“乡镇一级法人责任制”,乡镇将行使主体责任;将“区级报账制”改为“乡级报账制”,乡镇负责审核资金拨付凭证资料并分阶段拨付款项,解决乡镇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三是探索三种模式。推进公开招标模式,鼓励经营户自建模式,探索村级组织建设模式,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单一问题。四是严格四个规范分别对建设管理、工程审计、项目验收、资料管理进行了重点规范,解决操作流程、标准、规范问题。五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核准招投标;财政局负责审核资金拨付;市自然资源局柴桑区分局负责项目上图入库和耕地报备;水利局负责全区高标项目水资源论证,为项目前期申报选址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对水源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负责对规划设计成果水源工程及水系改造审核;区林业局负责核查高标建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林地自然保护区红线、公益林、退耕还林等林(草、湿)地;审计局负责全区高标项目财务审计工作;项目属地单位为项目法人,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须建设任务细化到具体田块、明确到人,在项目设计期间配合设计单位做实“三进三出”,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把控。

(四)结合实际,积极推进

《方案》出台后,我区高标办积极推进,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现已完成新建2万亩,提质改造0.7万亩,总投资8100万,涉及10个乡镇街道,涵盖26个村高标准农田的勘测设计工作,完成了3次设计对接,7月20日,区高标办组织技术专家对试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区级初审,专家组深入实地勘察,并认真审阅设计方案。

(五)健全机制,规范操作

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乡镇主推、农民主体”的建设模式,加快健全各项制度,全面规范试点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创新监督机制。由区纪委、区高标办定期与不定期抽查,业主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常态化管理,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等进行督查,严格逐项核查合同清单内的各项工程完成情况,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检察院人员监督;要求监理报备施工单位每日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等,工程施工全程监管,从严把控质量关;聘请群众、种粮大户参与监督,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群众监督机制的通知》(柴高标准农田办字〔2023〕10号),多方监督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是严格项目管理。依法依规选定参建单位,坚持项目勘测设计实行“三进三出”,细化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违约处罚条款,严把施工质量关,狠抓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引入竣工测量单位核实工程数量,监督监理单位审核工程结算。乡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对资金支付进行审核把关,防范化解项目廉政风险,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同时还制定了《九江市柴桑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验自评工作方案》(柴高标准农田办字〔2023〕3号)、《九江市柴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红黄牌检查处罚制度(试行)》(柴农文〔2023〕74号)。三是落实建后管护。区严格按照“区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要求落实建后管护责任,在进行单项工程验收时,乡镇将验收合格的高标项目移交给村委会,乡镇与项目村签订移交管护合同,明确项目村应安排专人进行建后管护,已土地流转的农田由村委会与流转大户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我区积极探索建后管护的新机制,区农业农村局植保股农药垃圾回收工作、土肥站化肥包装袋回收工作,存在资金总量少、覆盖面积广的情况,工作质量上很难达到相应的强度,通过统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资金和高标管护资金,整合相关资源形成一套系统的管护办法,具体的想法就是“一套人马,三个要求”,以期望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农田管护工作质量。四是系统培训统一标准。目开工前,高标办组织项目乡镇分管领导、高标具体负责人、施工方、监理单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参标准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成绩达到优秀之后方可上岗。对常用的沟渠路、电站、土地平整进行现场观摩,明确今后各乡镇要达到标准。


解读单位:九江市柴桑区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及党组书记 刘光勇

电话咨询:0792-68121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