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类别: 政策解读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2023-11-1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000014349/2023-11888
【现场会解读】《柴桑区乡镇一级法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11月16日,柴桑区召开了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观摩暨业务培训会。项目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各乡镇代表和区高标办工作人员近50人参加会议。
观摩会上,参会人员观摩了马回岭镇秀峰社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情况,马回岭镇代表介绍了勘察设计、前期准备、施工监管、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做法。

培训会上,区高标办副主任刘勋解读了《柴桑区乡镇一级法人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一、主要内容
(一)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接到试点任务后,柴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区长亲自调度,听取汇报,作出要求,区纪委书记亲自部署,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积极推进,成立了以区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发改委、自然资源分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业局、审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推进。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强化部门协作,为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组织基础。各乡镇均按照相关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乡镇成立以农技站、土管所、水管站、财政所为成员单位的项目部,具体实施项目建设,负责项目推进、质量监管、矛盾协调等相关事宜,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
(二)广泛调研,认真研究
试点方案在设计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三进三出”详细流程,最大限度地贴近了民意,最大限度地避免后期可能会产生的矛盾;在施工方面明确了工程的建设标准,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细化分解,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施工,也使工程监督有规可依;在资金拨付方面,明确了由财政局直接与业主单位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程进度方面,明确了工作时间节点,让业主单位在推进过程中有抓手,指导了业主单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高标农田建设任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区级验收质量,各单位作为一级法人制的项目主体,把工程质量的监管贯穿全过程,改变了以往区级验收抽查范围过小、验收质量不高的现象,从验收方式只能小范围地看“里”、大范围地看“面”,到可以从“里”到“面”全程监督。
(三)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针对前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我区明确方向,紧扣重点。一是坚持一体规划。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一盘棋”思路,区高标办负责选取勘测设计单位,统一组织勘测设计,统一申报评审,解决设计不合理、不到位问题。二是下沉两项权利。将“区乡两级法人责任制”改为“乡镇一级法人责任制”,乡镇将行使主体责任;将“区级报账制”改为“乡级报账制”,乡镇负责审核资金拨付凭证资料并分阶段拨付款项,解决乡镇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三是探索三种模式。推进公开招标模式,鼓励经营户自建模式,探索村级组织建设模式,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单一问题。四是严格四个规范。分别对建设管理、工程审计、项目验收、资料管理进行了重点规范,解决操作流程、标准、规范问题。五是各部门齐抓共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履职,各部门协同作战。
(四)健全机制,规范操作
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乡镇主推、农民主体”的建设模式,加快健全各项制度,全面规范试点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创新监督机制。由区纪委、区高标办定期与不定期抽查,业主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常态化管理,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等进行督查,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检察院人员监督;要求监理报备施工单位每日进展情况、出现的问题等,工程施工全程监管,从严把控质量关;聘请群众、种粮大户参与监督,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群众监督机制的通知》(柴高标准农田办字〔2023〕10号),多方监督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是严格项目管理。依法依规选定参建单位,坚持项目勘测设计实行“三进三出”,细化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违约处罚条款,严把施工质量关,狠抓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引入竣工测量单位核实工程数量,监督监理单位审核工程结算。乡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对资金支付进行审核把关,防范化解项目廉政风险,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同时还制定了《九江市柴桑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验自评工作方案》(柴高标准农田办字〔2023〕3号)、《九江市柴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红黄牌检查处罚制度(试行)》(柴农文〔2023〕74号)。三是落实建后管护。我区严格按照“区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要求落实建后管护责任,在进行单项工程验收时,乡镇将验收合格的高标项目移交给村委会,乡镇与项目村签订移交管护合同,明确项目村应安排专人进行建后管护,已土地流转的农田由村委会与流转大户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四是系统培训统一标准。项目开工前,高标办组织项目乡镇分管领导、高标具体负责人、施工方、监理单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参数标准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成绩达到优秀之后方可上岗。对常用的沟渠路、电站、土地平整进行现场观摩,明确今后各乡镇要达到标准。
三、初步成效
2023年度高标项目实行乡镇一级法人试点,让乡村能够更好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建设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职责更明确。作为一级法人单位,乡镇、村一线资金权限、管理权限更大,话语权、自主权更强,能更好与各职能单位协调,更好地督促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做好项目建设。
2.群众参与感更强。村干部和设计单位多次到村组进行示图讲解,并征求村、群众代表、种植大户的意见建议,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谈、座谈会等方式,调度群众参与勘测设计、工程监管、验收的积极性。
3.“三进三出”更加精准。乡镇作为业主单位,更加了解本地地形、村组构成、土地结构性质等,全程参与决定设计,项目设计更加符合当地实际。
4.监督管控更加有力。以乡镇为单位聘请监理部门,可以切实增强监理部门的责任感,提高监理尽职履职能力,执行监督检查无死角,对验收不达标的地段进行处罚并督促按要求整改到位。确保工程质量。乡镇作为责任主体单位,可以把质量监督工作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建立全过程监督台账,项目完工后根据台账以及现场情况完成工程验收工作。
5.后期管护更加有效。结合植保股与土肥站以及高标准农田管护三项工作,整合项目资金,从而达到1+1+1大于3的效果,全方位提升三项工作的完成质量,让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6.资金结算更安全便捷。乡镇作为一级法人,施工单位在资金结算时更方便,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7.矛盾协调更加迅速。在项目实施前及时将相关事项及时告知农户,并收集农户好的意见建议,同时实施过程中同农户保持沟通,避免盲目纳入项目。接受农户监督,发现问题更为迅速,解决问题更加及时。
刘主任解读完文件后,各乡镇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随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法规、工作流程、资金拨付、档案管理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解读,帮助各项目乡镇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升业务水平,并对监理、施工单位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会议还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技术专家,从高标准农田项目前期选址规范、三进三出流程、设计标准、质量参照标准、施工监理和管理规范、结算资料以及建设程序等方面进行讲解。
此次培训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助于推进乡镇一级法人制试点工作,提升了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管水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柴桑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解读单位:九江市柴桑区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区高标办副主任 刘勋
电话咨询:0792-68121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赣北眉目地·兴旺大柴桑

赣公网安备 36042102000101号